你的位置: 首页 >> 肝病科 >> 肝病科动态 >> 正文

纠正乙肝患者的八大认识误区

2008-11-20 来源: [我要评论]  [我要预约]

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国内最权威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既帮助医生对乙肝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也是纠正乙肝患者对乙肝认识误区的重要理论依据。现结合《指南》逐一纠正一些乙肝患者常见的错误认识。

                                       肝病科主任医师   熊一力博士后

  误区一:乙肝不需治
  误区二:“小三阳”不用治
  误区三:乙肝不可治
  误区四:用抗病毒药足矣
  误区五:用药越多越好
  误区六:“有效的药”一用到底
  误区七:一“转阴”就停药
  误区八:查“二对半”包揽一切
       

  2005年12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发布了国内最权威的《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该指南既帮助医生对乙肝诊断和治疗作出正确决策,也是纠正乙肝患者对乙肝认识误区的重要理论依据。现结合《指南》逐一纠正一些乙肝患者常见的错误认识。

  误区一:认为乙肝不需治 

       慢性乙肝大多无明显症状,能吃能睡,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不积极求治。《指南》指出“全球每年约100万人死于乙肝病毒所致的肝硬化、肝癌。在解读《指南》时,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主任庄辉院士呼吁“只要有乙肝病毒复制,就应该治疗”。因为有乙肝病毒复制就会有肝细胞的破坏,早期可以无症状。但发展到一定时期就会有肝纤维化以致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危险。庄辉院士也告诫大家:“只要积极正规治疗,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机会比不治疗的病人要少得多”。前不久,一位30多岁的小伙子来就诊时,发现已是肝癌晚期,他在抱头痛哭时,反复说一句话“十年前发现我有乙肝时,我为什么不去治疗?”,后悔莫及啊!所以乙肝患者应常给自己敲敲警钟,经常检查,及时治疗,对自己的肝负责,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误区二:认为“小三阳”不用治

         许多乙肝患者认为“小三阳”比“大三阳”好,可以不治疗。包括一些医生也误导病人说“小三阳”没事,不用治。《指南》解读指出:“大三阳”、“小三阳”的提法不科学。“大三阳”并非都严重,因为“大三阳”中部分肝脏并没有炎症。而“小三阳”中一部分是乙肝e抗原阴性病人,也有一部分是非活性病毒携带者。前者发展成肝硬化、肝癌的风险更大,且治疗更难,疗程长,复发率高。而后者可以再活动,成为严重的活动性肝炎。有些“小三阳”只是“大三阳”病毒变异后,使乙肝e抗原查不出,让检查结果显示为“小三阳”。所以对所有“小三阳”均需定期查病毒DNA,肝功能等多项指标。如有病毒复制、肝功异常就应治疗,甚至有些“小三阳”需更积极、更长期的治疗。

  误区三:认为乙肝不可治

        数年前说“慢性乙肝不可治”似乎还有几分道理。因为那时还没有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用护肝、降酶等治标不治本的处理。可现在乙肝的治疗已经是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了。因为迄今已开发出许多抗病毒新药,免疫调节药物、方法也越来越多,可以抑制和清除乙肝病毒,减少病毒对肝细胞破坏,延缓和终止肝硬化和肝癌发生,同时可使多项乙肝指标转阴。何尝还是“乙肝不可治”呢?《指南》中列出了多种疗效肯定的治疗乙肝药物和各药的疗效,显示出治愈率相当可观。所以庄辉院士理直气壮地说“征服乙肝不是不可能的”,“乙肝是可治的”。可见乙肝病人均应尽早积极地加入治疗行列,使自己早日甩掉“乙肝”的帽子。

  误区四:认为治疗乙肝用抗病毒药足矣

        不少乙肝患者认为: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所致,只要用抗病毒药就可以治好,用其他药纯属多余。抗病毒治疗的确是治疗乙肝的关键,但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只能抑制乙肝病毒复制,不能清除之,清除病毒还要靠机体的免疫力。所以《指南》指出:慢性乙肝的治疗包括抗病毒,免疫调节及抗炎保肝,抗纤维化等治疗。近年多种新的免疫调节剂和免疫治疗仪在清除乙肝病毒中已展现出重要作用。抗病毒药加免疫调节药治疗的疗效优于单纯抗病毒治疗已经日益得到公认。此外,破坏的肝细胞需要保护,肝纤维化需要逆转,所以按照《指南》制定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才能缩短乙肝的治疗进程,早日康复。

  误区五:认为用药越多越好

        治疗乙肝的药越来越多。抗病毒药从最初的干扰素、贺普丁发展到2002年上市的阿德福韦酯,和去年才有的恩替卡韦。免疫调节剂、抗炎护肝药、中药等更是品种繁多。有些患者急于早日痊愈,就擅自把多药合用,一位医生的药嫌少加另位医生的药,西药嫌少加中药。其实并不是用药种类越多、剂量越大疗效就越好,并非多多益善。《指南》为此已明确了治疗乙肝的最佳药物和用药方式,并提示国内外多项研究证明多药合用、特别是同类药联合治疗,未能提高治愈率,有时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肝肾功能、胃肠功能受损,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所以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切不可自己盲目加药、加量。

  误区六:认为“有效的药”一用到底 

       目前一些治疗乙肝的药,可以一用就见效,短时间内就使病毒复制减少。但乙肝病毒常常会产生耐药性(对药不再敏感),使药效逐渐降低,甚至变为无效。所以一见效就“光吃药、不检查、一吃到底”是乙肝治疗的一大忌。《指南》中专门提到“抗病毒药用一段时间后,病毒可以产生变异,产生耐药性”。所以用药中要按医嘱定期复查,发现耐药就应停药或换药。否则盲目的一用到底,造成白吃一堆已无效的药,既浪费钱,也耽搁时间,更达不到治疗目的。

  误区七:认为一“转阴”就停药

        慢性乙肝经正规治疗后多先有肝功正常,继病毒DNA降低至转阴,然后乙肝e抗原转阴到乙肝e抗体转阳,。这是治疗目标,但不是治疗终点。因为乙肝很容易反弹或复发。《指南》规定:“达到上述转阴后至少要6个月保持不变才可以停药。所以不能一“转阴”就停药。如因治疗时间不够,乙肝反弹或复发后的再治疗比初治更困难,一旦发生则会前功尽弃,劳命伤财。所以切记一定要遵医嘱服药,不要擅自停药,这样才能取得彻底战胜乙肝的最后胜利。

  误区八:认为查“二对半”包揽一切 

       大家熟知的“二对半”是体检初筛乙肝的必检指标。但仅凭该项检查,无法对乙肝做出正确诊断和分型,也无法确定最佳治疗方案和判断治疗效果。《指南》中将慢性乙肝分为7种类型,要求查“二对半”的基础上还要查病毒DNA定量、肝功能,有条件还应做“二对半”定量、甲胎蛋白、超声波和组织学检查,必要时还要做病毒基因型和基因变异检测,才能确诊和分型,才能确定体内乙肝病毒数量,病毒复制活动情况,有无传染性和肝功能破坏情况,有无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才能制定出最具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治疗后复查上述指标,才能得知治疗后各项指标有无下降,下降的幅度,疗效如何及有无耐药情况。医生才能根据这些检查结果调整用药,以达到最佳疗效。所以乙肝病人仅查“二对半”是远远不够的。

 

返回科室首页
 
无标题文档

典型病例

更多
无标题文档

热点资讯

更多
无标题文档

在线问答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