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时代的我长了许多过敏的食物(不论这些食物对粉刺的影响为何)。3个月之后,医生发现这三组人的粉刺严重程度并无差别,因此他们认为没有理由要粉刺患者遵行特别的饮食禁忌。此外;我还记得多年前贺喜巧克力公司做了一项实验:长粉刺和正常皮肤的志愿参加者每天要吃1磅(453克)的巧克力,并维持数周,结果发现他们的体重增加了一点,但是皮肤的情况却不受影响。
我不敢确定上述的实验是否就是真正的答案,因为另有一些观察研究指出了饮食与粉刺之间的关联。举例而言:非洲的青少年和非裔美国青少年虽然遗传基因类似,但是前者出现粉刺的状况要比后者少得多。南非的祖鲁族黑人在其家乡生活时从不长粉刺,但是搬到城市去并改变了饮食习惯后才长出这种东西来。最令人诧异的研究来自对加拿大爱斯基摩人的观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粉刺的病例在当地极为罕见,但是战后许多爱斯基摩家庭从冰屋搬到城市的公寓去,并且改变了饮食习惯,结果他们的孩子开始有了粉刺的烦恼。虽然这种迁徒改变必定会带来一些压力(研究屡屡证实压力会恶化粉刺病况),但是我认为饮食的变化也一定有影响。因此虽然多数医学界人士认为没有必要节制饮食,但是我仍向大家建议(包括了年轻的“战痘族”),减少脂肪、盐和糖的摄取量,并多吃蔬果和纤维质——正如以前的皮肤科大夫所开处的疗方。长年遵行这项饮食原则将降低动脉阻塞、基因突变、医疗专家或统计人员更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