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位置: 首页 >> 内科 >> 心肌炎 >> 治疗 >> 正文

心肌炎后遗症不必多用药

2010-9-27 来源:广州仁爱医院 [我要评论]  [我要预约]

心肌炎消退后,心肌组织内的发炎部位逐步愈合,形成瘢痕。由于这些残留在心肌内的瘢痕犹如大江中的礁石一样会阻碍心肌电流的顺畅传播,在局部形成“涡流”,产生心脏异位电激动,就这样心肌炎后的室性早搏(简称室早)发生了。

  心肌炎是常见病,心肌炎后室早并不少见。一些患者由于过分紧张、思想负担过重,对心肌炎后的早搏存在恐惧心理,担心会发生猝死,过度依赖药物治疗。其实,对于“后遗症期”的室早,只要患者正确认识,注意休息,避免劳累,提高免疫力,防治感冒及肺炎,通常早搏可自动减少甚至消失,对患者健康不会造成影响。

  阶段不同,治疗迥异

  通常,我们将心肌炎分为急性期:发病6个月以内,病毒感染伴有症状。恢复期:症状逐步消失,1年内病情恢复。慢性期:极少数病人感染经久不愈,病程超过1年以上。后遗症期:无心肌炎症状,但残留心律失常多年,最常见的是室性早搏。不同时期发生早搏的机理有差别,如此早搏的治疗就应该区别对待。

  通常的原则是:

  1.在心肌炎急性期,如果患者存在明显症状,加上部分患者心电活动不稳定,心律失常可能进一步恶化,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并且症状消失后需要维持2~3月。

  2.一般情况下,发病半年后即使存在室早,不推荐再给予药物治疗。心肌炎半年后的室早与瘢痕有关,病情稳定,对远期预后无明显影响,通常不会造成死亡事件发生,所以不必药物治疗。

  3.若患者早搏症状严重,影响休息、工作,可以短暂给予口服药物,控制症状,一般治疗不超过1~2个月,不主张长期服药。

  4.如果心肌炎患者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差、心脏扩大,室早容易恶化为室速、室颤等心律失常,这类患者可能需要长期药物治疗。事实上,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情况已经不属于心肌炎后室早的治疗范围。

  长期用药有风险

  一些治疗心肌炎的药物除可能导致肝肾功能损害、药物过敏等不良反应外,更重要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通俗地讲,就是本来治疗早搏的药物,使用后反而发生了更严重的、新的心律失常,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

  考虑到心肌炎后残留瘢痕引起的室早本身并不致命,而长期治疗室早又可能存在潜在的风险,所以,心肌炎后不主张长期应用药物治疗室早。

返回科室首页
 
无标题文档

典型病例

更多
无标题文档

热点资讯

更多
无标题文档

在线问答

更多